《半身相》

皮歇‧克朗淳 X 陳武康

驫舞劇場

入圍理由

《半身相》從「破」出發提問傳統。結構上透過選擇設計的未知性,連動觀看結果生成,試圖指向形成傳統表象後關鍵動能,亦即「傳統」與「權力」間的任意獨斷。有別於台灣劇場舞蹈處理傳統,多從動作形式邏輯或身體存在下手,此與身體主體性之「立」不無關聯。相對而言,《半身相》的未知、不定、難以完整;陳武康身體的內省探尋、克朗淳舉手投足的絲絲分明,某種程度上對照出陳武康個人生命史,也就是他在台灣現代舞蹈體系養成脈絡下的現階段反思,更是他後續進行傳統舞蹈學習與思考之路的起手式。
(主筆/樊香君)

首演日期:2018.05.25
地點:雲門劇場

關於作品

藝術家訪談

相關評論與報導

作品簡介

《半身相》由陳武康與泰國皮歇・克朗淳(Pichet Klunchen)兩位創作暨表演者合作發展而成,以國際共創與表演形式的新嘗試,呈現個人、群體與文化間對傳統的思考與討論過程。陳武康與皮歇兩人分別有著芭蕾與泰國傳統舞訓練基礎,並不約而同投入當代舞蹈創作。2016年驫舞劇場邀請皮歇來台,與陳武康共同發想主題—「身體的傳統」,後續歷經兩年的雙向交流、移地創作排練,雙方以密集的身體對話、對傳統議題的討論,與各自文化與成長背景的交流,開啟兩人創作《半身相》的契機。演出中兩人輪流對等在舞臺上以純粹肢體動作揭露自身、辯證傳統,亦討論當代,作品並以演出形式,將觀眾納入對話中。

藝術家簡介

驫舞劇場,「驫」字意指眾馬。2004年由陳武康、蘇威嘉等編舞者、表演者共同創立,以不受拘束的集體創作、精準的舞蹈肢體表現,展現獨特舞蹈劇場風格。2008年以《速度》首度入圍並獲得第6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大獎,2013年以《2 men》獲德國科特尤斯(Kurt Jooss Preis)國際編舞大獎首獎及最佳觀眾票選獎。近年來,驫由兩位靈魂人物-陳武康與蘇威嘉各自發展出創作路徑,兩人在台灣當代舞蹈中邁入第 15年的變種時期。驫舞劇場除創作之外也致力於跨國合作、舞蹈推廣及活動策畫,如:結合舞蹈與音樂的即興創作平台《混沌身響》、邀請創作和評論者對談的舞蹈電影院《重製場》。

製作團隊

創作暨演出|皮歇‧克朗淳、陳武康
構作顧問|鄧富權
技術總監|劉家明
燈光設計|藤本隆行
服裝顧問|林秉豪
舞台設計|廖音喬
道具機關製作|廖音喬、偕志語
樂手|李世揚、洪于雯
舞台監督|彭久芳
技術人員|鄭慶宏、劉興海、謝祖匡、高書瑋、林秉昕
攝影|陳藝堂
演出紀實|陳冠宇、陳仕恩、阮翔雯
平面設計|霧室
創作臨寫|陶維均
團長|蘇威嘉
藝術總監|陳武康
製作人|黃雯
國際事務協調|葉名樺
執行製作|陳春春
宣傳票務|簡靖慈、吳和儒
排練助理|方妤婷

藝術家對談

創作暨演出 陳武康

《半身相》的作品名稱,是先有英文,再有中文。英文的Behalf既指「代表」,拆解後又有「成為(be)一半(half)」之意。這是陳武康與泰國編舞家皮歇・克朗淳(Pichet Klunchun)的共同作品,而合作的契機就從對傳統的追尋展開。

何為傳統?誰的傳統?

2015年,陳武康剛從紐約駐村回台一段時間,近半年的沈澱期結束,迎來妻子懷孕、即將成為人父的新階段。同年,舞蹈家皮歇・克朗淳受邀來台交流,舉辦以傳統為題的講座,經引介到訪驫舞劇場的排練場。一小時的交流中,兩人相談甚歡,談自身背景、談舞蹈,也談爸爸經。後來,陳武康向皮歇提出合作邀請,主題就放在「何為傳統」。

「那時候他整個人散發的氣息,就是他很『瞭』他在哪裡——不管是社會定位、自己的歷史,或自己在做的藝術。」出生於泰北漁村的皮歇・克朗淳,16歲起向泰國箜舞大師學習傳統舞蹈,後來前往美國深造,進而跨足當代舞蹈創作,將傳統舞融入現代詮釋,也成立泰國第一個當代舞團,用當代突破傳統格局,獲得國際肯定,但也被家鄉稱為「離經叛道」。另一頭,出生在高雄左營海軍醫院、廣西外省第三代的陳武康從12歲學習芭蕾、23歲加入紐約舞團,一路接受西方傳統訓練。然而從芭蕾舞者到當代舞蹈編創,他反思越發強烈,「從小學西方藝術,就有很多自己覺得奇怪的地方,但都一直忽略,到開始自己做創作的時候,你發現沒辦法面對。」他在皮歇身上看到似乎很「純粹」的東西,期待在合作中得到靈感,看清關於身為藝術家、舞蹈工作者,到底什麼才是自己的傳統。

兩人於是展開長達兩年的交流,陳武康到泰國了解當地文化,皮歇也跟著陳武康在台灣到處探訪。友誼搭建的同時,兩人對傳統展開一連串討論,陳武康發現信佛教、跳箜舞、講泰文的皮歇看似擁有一切傳統符碼,卻也在自我質問中慢慢走到現在,專為皇室獻演的箜舞,更來自柬埔寨吳哥王朝,是東南亞文化融混的證明。於是,究竟誰是誰的傳統?源頭何處?誰曾經「擁有」傳統?傳統又如何散逸傳播?在探尋這些問題的同時,陳武康原有的混淆也越加清晰。「我慢慢認清,我自己的傳統跟他者無關,跟社會大結構的傳統又不見得有絕對關聯。」個人傳統可以乘載多種面向,追問根源的同時也伴隨諸多選擇,傳統理解既是動態的過程,也是身體經驗的歷史。

挑戰預期的作品結構

從深刻對話開始,兩人慢慢發展舞作,然而《半身相》最終的樣貌,並非讓兩人以舞蹈進行台泰文化的分頭表述,而是在各自的時間、空間中,對話自我與傳統的關係,然而此對話不只停在個人傳統與生命經驗的揭露,也探向兩人皆所處的劇場傳統。舞作分為三段結構,第一段在澎湃的在地現場音樂演奏後,皮歇與陳武康出現,分坐於舞台兩側小桌後,以手機輪流計時、等待,欣賞另一人完成其三分鐘舞蹈。皮歇以箜舞面具、外袍、神獸等傳統物件及符號的拋卸、褻玩,回應自己在傳統中叛逆與反思的位置;陳武康則運用身體細節動作及物件,呈現自我提問與回答。輪番跳舞五個循環結束,兩人謝幕,接著直接搬出椅子,向觀眾表示進入演後座談,並在觀眾的問答過後,安排一段即興。只是最後這段演出將喊停的權力交到觀眾手上,被交付手舉牌的一位觀眾可隨時決定舉牌、結束演出。演出形式出乎觀眾預料,不同場次的結果也不同——有三分鐘、二十分鐘後舉起,也有一場,兩人未有機會進行最後演出便告結束。

陳武康說第一段與皮歇的演出以「彼此尊重」的原則呈現,「反正舞台就是你的!其實這也是劇場的傳統,當有一個獨舞發生的時候,另外一個就是在旁邊不動。」而中間座談的安插,也希望能在討論交流後,以後段即興作為回應。然而演出結構的安排,以及以個人生命乘載取代異國文化再現的內容,挑戰觀眾觀看期待,也迎來部分反彈。陳武康坦承對此未有過多預料,但也認為舞作刺激觀者思考自身對演出傳統的預期,仍具有意義。至於結束時刻的不可預料,陳武康說,他曾與皮歇討論「何時是最好的開始與結束?」,兩人的回答不約而同,都在「任何一個時刻」。

邁向創作學習新階段

《半身相》是驫舞劇場首次大規模的共創計畫,其跨文化合作不只在編創者,也包含工作團隊。過程中雙方甚至曾經全體移地至日本城崎駐村排練。在這個跨國資深表演藝術工作者的合作經驗裡,陳武康啟發滿滿,感受到工作過程的過癮與挑戰。他稱自己每次做作品都像是認識一個新朋友,而做完這個作品,他發現自己更能在工作過程中享受。陳武康和皮歇正持續合作,也開始自身創作歷程的新階段:「學東西,改變自己。」他接下來創作計畫都和「學習」有關,要透過學習體驗,更新狀態,再從自身輸出,「功還是要練,但更多的功在身體之外。」走了兩年多的創作歷程,陳武康開始跟自己的身份和平共處,也如同《半身相》名稱隱喻,帶著未完成的自己相遇他方,未竟之路仍向前展開,但始終在路上。

(採訪撰文/許祐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