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跳島舞蹈節:新竹跳》
驫舞劇場
入圍理由
除了製作精緻完整的節目封包,將其填滿大小藝文場館和檔期,又或者,除了標榜各種知名團體或個人的展演光環,藝術節還能如何與社會交往?《跳島藝術節:新竹跳》不走傳統的策劃路線,另闢蹊徑,將各種身體語彙的類型光譜併陳:芭蕾、現代舞、街舞,乃至於田徑,讓不同屬性和思維的訓練體系相互交會、碰撞,形成一個更為靈活的感受性空間。這群年輕編舞家的活力集結,不僅創造出無中心的、不以單一身體美學為依歸的實踐對話之網,也引領參與民眾返回所有演出與編排之前,挖掘潛藏在每一個人身上的舞動力量。他們的分享形式看似簡單,卻深刻地蘊含另外一種藝術資源重新分配的想像。
(主筆/王聖閎)
展演日期:2018.11.05- 11.18
地點:新竹市
關於作品
藝術家訪談
相關評論與報導
作品簡介
「2018跳島舞蹈節」取意「讓新竹人跳進來,讓全島的人跟著一起跳」,讓觀眾乘著舞蹈的感染力在島嶼上跳躍。舞蹈節由舞團親自統籌與策展,也為驫舞劇場第一次嘗試。透過舞團的影響力,以及於表演藝術環境的多年耕耘,打破舞蹈節的既定印象與觀眾對舞蹈的想像。舞蹈節拋開以邀演為主軸的策展模式,串連20位跨世代、跨領域之獨立編舞家齊聚新竹,將「舞蹈」重新解構,以工作坊、講座、各式全新策劃與全新型態的演出等實驗型活動,挖掘舞蹈的歷程、定義與想像,尋覓觀眾參與的可能,並開展觀眾對於舞蹈的嶄新認識與體驗。
藝術家簡介
驫舞劇場,「驫」字意指眾馬。2004年由陳武康、蘇威嘉等編舞者、表演者共同創立,以不受拘束的集體創作、精準的舞蹈肢體表現,展現獨特舞蹈劇場風格。2008年以《速度》首度入圍並獲得第6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大獎,2013年以《2 men》獲德國科特尤斯(Kurt Jooss Preis)國際編舞大獎首獎及最佳觀眾票選獎。近年來,驫由兩位靈魂人物-陳武康與蘇威嘉各自發展出創作路徑,兩人在台灣當代舞蹈中邁入第 15年的變種時期。驫舞劇場除創作之外也致力於跨國合作、舞蹈推廣及活動策畫,如:結合舞蹈與音樂的即興創作平台《混沌身響》、邀請創作和評論者對談的舞蹈電影院《重製場》。
製作團隊
策展人|陳武康、蘇威嘉
參與藝術家/團隊|古名伸、田孝慈、余彥芳、吳素芬、吳郁嫺、吳建緯、林祐如、陳彥斌、彭丞佑、
黃懷德、董怡芬、鄭伊雯、簡晶瀅、莎奉・比納盎、Shai Tamir、認真練舞中、竹
北高中溪畔舞團、新竹縣成功國中體育班
行政統籌|魏琬容
專案經理|方瑜
技術總監|劉家明
舞台視覺統籌|廖音喬
舞台監督|彭久芳
燈光設計|許俞苓
平面設計|李尋歡
影片拍攝與製作|陳韋勝
攝影|趙豫中
執行製作|簡靖慈
行銷企劃|蔣昕、王晨馨、陳韋屏
行政協力|葉名樺、方妤婷、楊蓉
驫舞劇場負責人/策展人 蘇威嘉
一般表演藝術節策劃常以邀演為主軸,藝術家帶著作品和觀眾見面,幾個演出場次加上座談的問題丟接,此一回合相遇濃縮在幾小時或幾十分鐘內完成。然而短短的藝術節,還能如何讓藝術進一步擴散?驫舞劇場接手策劃已有五年歷史的新竹市舞蹈藝術節時,思索著這個問題,最後決定讓「人人練舞功」的精神成為核心,貫穿成「跳島舞蹈節:新竹跳」,讓藝術節成為以舞蹈震盪共感的介面。
翻轉藝術節形式的內容策劃
稱自己「不怕死」的蘇威嘉和陳武康,在舞蹈節開始兩、三個月前接下策劃任務,跳脫團隊與作品邀請模式,在舞團成軍15年的影響力與網絡下,找來20位跨世代、跨領域的獨立編舞家相聚新竹,進行一場對藝術家與觀眾而言皆前所未有的實驗。「跳島舞蹈節」沒有完整作品製作,由21場身體工作坊、四場講座、一場6.5小時結合短講的演出接力、五位藝術家的五天日常編舞實境展演,以及兩場融混身體語言的演出所組成,既試圖納入不同觀眾族群,參與舞者陣容排開,也見其跨度:有師長級如古名伸、吳素芬,活躍的現代舞編創及舞者如田孝慈、余彥芳、吳建緯、林祐如、陳彥斌 Fangas Nayaw、黃懷德、董怡芬、鄭伊雯、簡晶瀅、Sabung Pinang、Shai Tamir、認真練舞中,還有踢踏舞者彭丞佑、街舞舞者吳郁嫺,再加上竹北高中溪畔舞團、新竹縣成功國中體育班等年輕世代。
舞蹈節中,場次最多的「身體工作坊」,由不同舞者帶領,擁有不同目標對象與程度分級,讓大眾體驗舞蹈,也培養人才。蘇威嘉當初對場次數量相當堅持,最終工作坊也幾乎場場爆滿。「舞團的經驗告訴我,只要是有東西,人就會源源不絕。」他觀察,喜歡動身體的人很多,只是缺乏管道與跨出第一步的勇氣,透過舞蹈節,在「人人練舞功」的號召下,便期望可以把此障礙瓦解。四場講座也意圖破解大眾「看不懂現代舞」的困局,四位藝術家,從三十世代編舞者的焦慮(黃懷德)、舞團與舞蹈節關係(陳武康、蘇威嘉)、性別與社會(余彥芳),與出身運動員的舞蹈歷程(陳彥斌)等視角,向觀眾展示舞蹈工作者自身,「盡可能的讓大家理解我們、展示我們平常在做什麼,然後能夠接觸到更真實的我們一點點:藝術家會失敗,舞蹈家就跟普通人一樣,面臨的事情其實跟大部分人都很像,沒有特別神聖。」
具有展演性質的內容則有三大主軸。《五天日常編舞》讓五位編舞家在五天內,於鐵道藝術村空間發想編創,觀眾則可自由來去,參與這場「實境秀」。編舞家的理想日程表雖對外公開,未知與開放仍無所不在,從閒聊、靈光一閃後的討論,隨意動作的嘗試,甚至練習後的疲累休息、用餐,讓編舞家的「日常」映入眼簾。「創作其實就是從零開始,我們希望這個『零』被看到,把我們平常生活攤開,大家就可以更了解所謂的舞蹈人在做什麼。」蘇威嘉分享,有些觀眾每天報到、等舞者開跳,也有人困惑反應「每次去都只看到舞者坐在那邊」。「我們就是想讓觀眾看到,編舞家有乾枯的時候,不可能一天八個小時處在靈光乍現、源源不絕;然後怎麼去解決、等待靈感或讓一個打結想法被解開?又怎麼去跟別人工作?」
另一方面,《串一起跳舞》實驗不同舞蹈與身體訓練的碰撞,其中一場,由運動員出身的編創陳彥斌與編舞家董怡芬,和新竹成功國中體育班學生,一同探索體育和舞蹈身體訓練的相似與互補。另一場,蘇威嘉和陳武康找來現年七十歲的恩師、已離開舞台專注培育學子的芭蕾舞者吳素芬,和正值壯年的街舞舞者吳郁嫺,探索芭蕾和街舞的混搭。另外,《身體我的名片》大膽破除成格,以六個半小時的時間,讓16組藝術家與團隊,各用15分鐘時間以舞蹈、演講、對談進行「自我介紹」。「最直覺的就是我們先介紹自己給大家認識——用什麼方式做舞蹈?正在做什麼?一路有成功、有失敗,怎麼走過來?」蘇威嘉笑說這像是樂透,「 20個舞者總會挑到其中一個喜歡的!」而過程中舞者大方分享自身故事,甚至坦承被舞團解雇的挫敗經驗,真誠而敞開,都能讓觀眾對舞蹈的距離更加靠近。
舞團策劃舞蹈節的脈絡延續與啟發
「跳島舞蹈節」是驫舞劇場初次的藝術節策劃嘗試,也標誌了台灣少數由表演藝術團隊親自統籌的舞蹈藝術節,既打破既定節目樣板,也企圖打開一般觀眾的舞蹈想像。長年編創作品,也透過各種工作坊推廣舞蹈,驫舞劇場對接觸觀眾與舞蹈教育都有第一線的經驗累積,策劃方式也與一般策展做出區隔,除去艱澀論述,回歸「開啟接觸機會」的方法。「武康提出了一個我覺得很好的念頭,叫做『傳染』,每個藝術家都該像病毒,咳兩下,看你能傳染多少,傳染出去之後,這個人可能就再會傳染給他的朋友。」蘇威嘉笑說。
「如果編舞的方法有一千種,那怎麼看舞、欣賞舞蹈的方法就有一億種。」沒有舞團作品的藝術節不為自身名氣,而是「我們覺得這個事情太好玩、太有意義。」蘇威嘉稱自己和陳武康個性很「衝」,就像驫舞劇場創團第二年就蓋了排練場,兩人常看到有感覺的目標,就不顧後果上前實現,「因為你知道後面會很美妙。」「驫」本就有眾馬奔騰之意,他們在樂趣中懷抱理想,腳步還不打算停歇。
(採訪撰文/許祐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