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嫁妝一牛車》
阮劇團 X 流山兒★事務所

阮劇團

入圍理由

承接過去將歐美劇本做在地轉譯的台語劇製作,這次阮劇團挑戰經典鄉土文學作品《嫁妝一牛車》。王禎和筆下底層小人物出身寒微的無奈與困窘,透過林孟寰、盧志杰的劇本,演員群對台語對白流暢精準的掌握,純熟地將悲憫包裹在粗鄙笑鬧之中;盲牛成為抽離時空的說書人角色,帶領觀者直視可恨卻可憫的劇中人物,在慾望的驅動下臣服於命運,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貪婪與殘酷。而流山兒極具標誌性的歌舞節奏感,也凸顯出原作中荒謬與諷刺的基調。阮劇團近年以藝術貼近土地的行動,在本劇中達到深刻的實踐。
(主筆/陳宜貞)

首演日期:2018.06.22
地點: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  

關於作品

藝術家訪談

相關評論與報導

作品簡介

改編自王禎和同名原著,由林孟寰、盧志杰擔任編劇,日本導演流山兒祥執導,是阮劇團自2012年臺語改編計畫啟動以來累積的第六號改編作品,並首次從西方經典回歸台灣本土文學。《嫁妝一牛車》描寫在小人物困苦生活中的諷刺悲喜,在與東京流山兒★事務所邁向第三年的合作下,導入流山兒祥的鮮明創作風格,透過歌舞段落、電影感節奏剪輯,以及強悍的表演風格,以現代戲劇手法與傳統鄉土題材對話,為台灣文學改編戲劇作品打開新視野與表現,並展現以「劇本、語言、母文化」,健全劇場產業文化的努力。

藝術家簡介

阮劇團,「阮」為台語中「我們」之意。阮劇團以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校友為創作核心,2003年創立於嘉義、2006年正式立案,為嘉義地區第一個現代戲劇團隊,創立以來即以嘉義為發展基地,將地方文化揉合於現代戲劇中,也積極走向民眾、接軌社會。劇團以「創作」、「研究」、「教學/推廣」三大目標,穩定輸出文化能量,累積超過700場演出。2012年起,嘗試將西洋經典改編為具在地特色的臺語製作,逐漸建立其「常民、臺語」美學風格。

製作團隊

原著|王禎和
製作人|汪兆謙
導演|流山兒祥
助理導演|山崎理惠子、汪兆謙
劇本改編|林孟寰、盧志杰
改編劇本翻譯|王榆丹
舞台監督|陳昭郡
舞監助理|黃詠芝
舞台設計|陳勁廷
舞台技術指導|劉柏言、林坤賢
燈光設計|高至謙
燈光技術指導|楊嘉璿
服裝設計|黃若瑋
服裝設計助理|尹信雄
音樂設計|諏訪創
音效聲響設計|柯鈞元
音響技術指導|陳宇謙、張稚暉
歌唱指導|張得恩
動作設計|林素蓮、張雅為
主視覺概念提供|李銘宸、莊益增
主視覺書法提字|陳世憲
主視覺設計|龔姵燐
宣傳照/劇照攝影|黃煚哲
宣傳CF拍攝|陳允山、嚴婕
排練場側拍、紀錄|葉育廷
演員|山下直哉、方敏瑗、甲津拓平、余品潔、何瑞康、李佶霖、周浚鵬、
陳守玉、陳彥達、陳盈達、鍾品喬、廖家輝
排練助理|吳欣怡、吳宜穎、莊庭瑜
行政統籌|廖心彤
執行製作|許惠淋
行銷宣傳|蔡明純、邱書凱

藝術家對談

阮劇團團長暨製作人 汪兆謙

王禎和發表於1967年的經典短篇小說《嫁妝一牛車》,以拉牛車維生、耳朵半聾的萬發及貌惡的阿好夫妻,和一位來自鹿港、有狐臭的成衣商人簡仔為主角,描寫台灣農村社會底層小人物被生存環境壓垮的諷刺悲喜,是台灣鄉土文學時期代表作,在八零年代與2000年後各有電影與電視劇改編。而2018年,深耕嘉義的阮劇團與個人風格鮮明的日本導演流山兒祥合作,將此經典文學用戲劇手法重新呈現,並賦予鮮明風格與當代視角。

台日合作下的經典文學改編

2003年創團的阮劇團,推動台語改編計畫已六、七年。從2012年莫里哀《妻子學校》改編而成的《金水飼某》,到脫胎莎翁《仲夏夜之夢》的《熱天酣眠》,挑戰賈里荒謬經典《烏布王》的《ㄞ國Party》,由莫里哀《吝嗇鬼》而來的《愛錢A恰恰》,再到2016年與流山兒★事務所合製的《馬克白》,都意在轉化學院所學於在地。但當劇團在嘉義站穩腳步,改編製作經驗也逐漸厚實,成員開始思索將視角移轉,回頭盤點台灣與東方經典,以戲劇演繹。

《嫁妝一牛車》在此時進入想法,作品中強烈的鄉土與現代主義精神揉合,感召相隔幾十年的後輩做出呼應。阮劇團團長汪兆謙說,「大家想到阮劇團,好像在地性很強,但是我們想做的不是狹義的地區性劇場,而是思考在當代時空,找到一種城鄉之間新的可能,而非二元對立。王禎和老師的寫作風格,對我們有重要參考意義。」與劇團已有共事基礎的流山兒祥,也就將合作延續——當初台日合作意外合拍,對小人物的創作關注也相當契合,《馬克白》獲邀至羅馬尼亞演出期間,汪兆謙與流山兒聊起下年度合作,大膽提出回歸東方經典的台語改編計畫,流山兒於是欣然接招這全新嘗試。

流山兒是日本戰後學潮時代興起的代表人物之一,一如同時代藝術家,擁有左派對社會的反思,批判同時也帶有強大行動力,希冀透過藝術打破死板框架,而反映在創作裡,則是節奏感與小人物滿場飛的熱力。這樣的風格帶到《嫁妝一牛車》,恰在鄉土文學的識別上做出突破。「過去我們講鄉土文學或藝術作品,常覺得台灣的歌、小說,因某種政治時空或當局打壓,總帶有悲情色彩,傳統台灣電影或戲劇也有這種基調。電影跟音樂的改革較早,八零年代新浪潮把電影語言重新翻新,音樂改革也從『唱自己的歌』開始,一路到八、九零年代魔岩、滾石與角頭唱片的出現。但在戲劇,我一直覺得我們對台語劇的想像,好像還停在一種寫實主義或總是悲情的形象。」汪兆謙認為,與流山兒的合作,讓外國導演的視角為台語劇做出觀點上的質變,《嫁妝一牛車》俐落的節奏轉換、批判性強烈卻滿漲的活力,效果多彩,「很不一樣、很不台灣,但這很不台灣的東西,讓我們看到另一種台灣的可能性,這是我們期待達到的位置,我相信也帶出過去鄉土戲劇沒有的面貌。」

台語改編的複雜工序與挑戰

此次改編歷經複雜嚴謹的工序,包括三、四人編劇小組的改編方向定調,林孟寰、盧志杰分別負責的國台語劇本編寫,過程加上大量國、台、日語翻譯與修改,到最後台語本完成,歷時半年;其後,再有多位台語發音指導老師,在排演前、中,針對符合劇本年代的台語發音腔調考究修正,字句精準雕琢。「劇本有三種語言,國、台、日語,每句都單獨一條。導演一邊看戲,聽音、看劇本,掌握日語意義;副導演山崎理惠子通中、日語但不懂台語,我則負責聽台語。排練過程中,兩三位老師不定期進來,聽台語是否準確。對我們來說,起碼台語要做到一種品質。」

語言以外,流山兒風格裡,演員拼搏般的滿場奔走,如搖滾樂般能量高漲的演出形式,對阮劇團來說是挑戰也是啟發。「回歸到劇場人,這是某種『毫無保留』,表演藝術工作者的天命,就是把自我、小我丟一旁,把自己全部交給你的一種氣魄跟決心。」汪兆謙說,「我們這些做戲的瘋子傻子,要用盡一切的可能,只為了要給你一個如此小的東西,那是動人的。」

開闊視野下的新鄉土、新台劇

從戲劇學院出身,到台語改編西方經典,再至鄉土文學改編,阮劇團像是不斷走在重新與土地連結的歷程。汪兆謙認為,台灣現代劇場四十年來受西方影響深遠,他和同代充分吸收西方文化成長的創作者,不斷反思自身,逐漸產生某種共有的渴望與聲音,如今也回頭展開行動、孵育成果;即便風格與方向不同,近年對「新鄉土」或「新台劇」的熱烈討論與嘗試,幾乎都基於這樣的探求。「我們在起家的時候做改編,然後慢慢地回來做原創的路——說自己的故事,但同時視野是夠開闊的。」

變動的年代,萬事不斷被重新閱讀解釋,表演藝術也相同,跨域、跨界背後,是傳統面對的再次定義。汪兆謙說,由此來看,《嫁妝一牛車》的製作意義,在於劇團深刻體驗創作及跨文化思考對話,過程中所擁有新的可能與平衡,而這平衡的觀念,也將延續至未來不同的製作。與流山兒的台日共創邁向第五年,汪兆謙觀察劇團的快速成長,從最初焦慮緊繃,到能量拉升後還能從容收放;累積創作眼界與執行經驗同時,對台語改編與原創的路徑也越發篤定。創團16年,邁向成年的阮劇團步伐越發清晰,也更懷抱企圖與勇氣。

(採訪撰文/許祐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