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方以南—南迴藝術計劃》

山冶計畫

入圍理由

《南方以南》最值得嘉許的地方,是策展團隊不僅說服縣府,使其稍稍能跳脫舊有公共藝術操作模式,更以林怡華為首的策展團隊殷實又綿密的溝通對話,穿越在地卻又長期被忽略的排灣、阿美、魯凱等族群的生活領域,讓不同部落在藝術計畫架構下連結在一起。

《南方以南》在時/空上均相當分散的大量正式或非正式展演及交流,是外來短暫參訪者無法完整參與的。更重要的是以《南方以南》之名在其間所匯集的大量藝文工作者、顧問、外來講者,以及部落青年組織等所撐起的協力之網;它是一個以直接身體感知及心靈管通為基礎、透過多方參雜著神話的故事述說方式不斷對話,所啟動的漫長持續文化復振的自我培力之路。
(主筆/黃海鳴)

展演日期:2018.05.26 - 09.01  
地點:南迴四鄉:達仁、金峰、大武、太麻里 

關於作品

藝術家訪談

相關評論與報導

作品簡介

以南迴段原鄉為關照起點,於太麻里、金峰、大武、達仁四鄉展開之藝術計畫。從地方文化、居民記憶、自然與部落地景紋理,和在地產生對話,經由創作者、在地居民、參與者多方合力,將當代藝術與原民智慧和自然哲學進行沉浸式的交流,進行關乎地方文化主體凝聚與再現的試驗。 計劃團隊與藝術家實際進駐南迴四鄉生活,邀請參與者拋開既有的認知架構和邏輯,去除二元分明的界線,以在地視角發展二十件全新駐地創作作品,此外規劃貼近策展核心、強調身體感的五十餘場計畫與行動開啟感官知覺,類型包括藝術家駐校、 野生講堂、藝術工作坊 、舊生活營、藝術導覽、食影會等,策劃如部落放歌會、走山追蹤課、巫師講堂、共食學堂、解夢會、部落放歌會、海生月民間譚等感官之旅,實現南方以南中以「計畫性」為實踐導向的精神,開啟與自然、真實、想像的連結能力。

藝術家簡介

山冶計畫 ,唯有站在土地思考,才有被山陶冶的可能。山冶計畫由策展人林怡華所成立,抱持著永續文化內涵與共享學習的核心,意欲在不同的藝術形式與實踐中找到整合與突破的契機,與國內外藝術家、思想家、工藝師、獵人農夫等多元領域之創作者合作,追尋隱匿的精神與知識文化的空缺,延展藝術與公眾作用力。近期計劃包含2017年映像節「破壞控制」與 2018「南方以南」南迴藝術計劃。

製作團隊

製作團隊
計畫主持人|林怡華
計劃團隊|張恩滿(在地統籌)、陳豪毅(展務統籌)、蔡欣懿(行銷統籌)
專案執行|朱俐綺、林妍臻、張芮慈、陳信忠、蔡佩容、謝繕聯
美術設計|三頁文工作室
網頁與活動設計|蕭羊希
影音製作|丘垂裕、張能楨
攝影|陳藝堂
活動協力|王冠鈞、王筠婷、吳欣玲、何欣晏、陳榆蓁、張安蕊、張柏倫、張筱婕、張晏菱、謝松志、謝佳亮、謝定     

主辦單位|台東縣政府
承辦單位|台東縣政府文化處
協辦單位|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、交通部公路總局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、臺東縣達仁鄉公所、臺東縣大武鄉公所、臺東縣金峰鄉公所、臺東縣太麻里鄉公所、台東市公所
執行單位|山冶計畫
參展藝術家|艾絲特史塔克、安・芙羅瑞、吳思嶔、吳梓寧、吳燦政、希巨蘇飛、李世揚、見維巴里、邱承宏、高蘇貞瑋 、張敦顥、陳幸雄、陳勇昌、游文富、黃博志、豪華朗機工、劉哲安、魯蒂.譚恰倫 、戴克斯特菲南德、謝聖華

合作單位|Kituru、Sapari文化藝術工作室、三和國小、土坂社區發展協會、大武社區發展協會、大武國小、大武國中、你好漫走、介達國小、目目咖啡、 多加藝術有限公司、沙拔壤民宿(羅莎工作室)、 雨耕聯合設計顧問公司、 杰熙藝術工程、 晃晃二手書店、國立史前博物館

特別感謝|大鳥240、大鳥青年會、尤信良、巴奈•庫穗、王春葉、王順禾、包惠玲、包顏華、台東大學美產系、朱平、朱慧清、呂孟恂、何榮發(Vikung Lalengeang)、林小楓、林司降、邱新雲、邱郁秀、胡人元、姚若卿、高正治、徐月漪、徐睿凱、馬清山、張至善、張美瑛、張威龍 、溫巧盈、陳利友妹 、陳妍美 、陳志偉、陳郁敏、陳冠彰、陳湘汶、張春瑛、港千尋、楊雨樵、曾秀玲、廖培伃、劉俊德、蔡漢傑、鄭志強、鍾郁瑩、謝藍保、羅安聖、龔卓軍,以及許多給予指教與幫助的在地居民和各方朋友。

(以上順序由姓名筆劃排列)

藝術家對談

計畫主持人 林怡華

台九線末段貫通的南迴區域,由達仁、金峰、大武、太麻里四鄉鎮構成,散佈著以排灣族為主,點綴部分魯凱、阿美、卑南和其他多元族群的色彩。這個狹長地區自高山落向太平洋,為東部交通要道,但旅人反覆的「路過」並未伴隨深入探索,即便這孤立之地也因而保留了相對原初的自然狀態與部落文化。

2018年,伴隨道路拓寬工程,南迴段第一次迎來「南方以南-南迴藝術計劃」,計畫在南迴四鄉廣袤土地展開,卻刻意跳脫藝術節思維模式,轉而以藝術為支點,重新與在地生活和自然發生關係,也試圖開啟理解的旅程。

「島嶼之南,猶有另一南方」

「南方以南」非指地理方位,而是在理性社會或既有當代藝術界線下,未被觸及的知識文化空缺。「這是較為精神層面,沒有被理解、觀測,或常被隱匿的文化精神。」策展人林怡華說,計畫希望能去除想像/真實、現實/夢境、人類/自然、信仰/科學等二元界線,邀請民眾進入空間的縫隙(The Hidden South),同時帶有某種迂迴往復的意味,貼合了原住民非線性觀的時間概念,同時也意喻尚待探索的珍貴寶藏。

計畫未懷抱刺激觀光之目的,也不再只單純於地方環境製作作品,而要「模擬在地人的生活方式與作息,把自己放在自然時序中,回到原民文化裡,真誠而與自然緊密連結的關係。」「沈浸式深度參與」成為貫穿計畫的工作方式與內容。林怡華說,身為策展人,自己先要放下「策展」,在未知領土拋開固有知識理論、邏輯,參展藝術家的挑選,也不優先考量作品論述,而是「他願不願意花時間待在這邊?簡單來講,就是願意一起生活的人。」先是生活,再是藝術,何況原民詞彙本就無「藝術」一詞,生活方式是一連串經驗的驗證,夾雜著文化、知識、信仰、美,無從分隔。

從計畫前期到閉幕,策展團隊在南迴生活接近一年,藝術家則至少居住一個月,一邊理解在地,一邊自我省思,在與不同形式互動、充滿變數的創作節奏,與難以避免的文化差異中,協調出實現計畫以及和自然共生共處的方式。

計畫以多樣層次揭開南迴印象,諸多內在的「不可見」在作品中留下話語,如吳思嶔的《名字嗎?我有很多個》探究原住民傳說裡的「矮黑人」,以偽遺址裝置及AR技術來詮釋,討論傳說/現實、虛擬/真實邊界的模糊。黃博志的《夢啟酒》以部落頭目受祖靈托夢的種種潛意識、無意識視界,傳遞出小米酒帶來的預言與暗示,藉以凝視sepi(夢與運氣)、傳統社會、現代生活交會的獨特世界觀。菲律賓藝術家Dexter Fernandez《vuvu & vuvu》歷經駐校與在地孩子的交往,透過他者之眼將排灣族故事與圖騰轉化為建物外牆的新形象塗鴉。豪華朗機工的《在屾》使用颱風侵襲後荖葉園留下的水泥柱、鋼筋廢料,在曾經海龜迴游的海岸搭建裝置,提問人與自然的調和共生。陳幸雄團隊搭建的《家屋食間》,成為在地共享交流的所在,也暗示家、族、群在現代社會的新型態。吳燦政沿主要河流與部落,採集在地熟悉又陌生的聲景。李世揚則協同表演團隊,在藍皮普快列車中,以即興音樂、人聲舞蹈與自然光影,交織不可再現的樂章。

尋回連結真實、想像、自然的能力

作品外,「南方以南」另規劃50多場涵蓋不同感官方法參與的活動,回應自然哲學與原民學習方式裡取代高度理性的「身體」反應與經驗。例如,「如果夢是一株植物?解夢會」探索心靈、夢境與真實邊界;「餐酒會」配合野食討論食養文化,品嚐記憶與時間的味道;「放歌會」中昔日卡帶明星現身,播放部落黑膠名曲串聯舊時敘事;「洄游音樂聚」結合部落儀式、採集共食、工藝交流,在河流中央搭上舞台,濃縮傳統日常於一日;「走山的人」隨獵人入山追蹤動物;「海生月民間譚」則在月全食之際於海邊暗黑說書。許多活動刻意選擇山中不易抵達之處,既回應在地也在地理上直接貼近,「讓部落居民直接走出來就可以參與。」林怡華認為這些活動實則更貼近策展精神,視之為流動性的「液態作品」,以沈浸式的理解與感官開啟,為計畫進行不可或缺的補充。「我們與頭目、巫師、獵人等在地居民學習合作,發展另一種邏輯的真實,獲得重新認知藝術的可能,進而寬廣我們的世界觀。」如此連結藝術家、在地居民甚至外來參與者的集體合作與相互流動,也破除一般藝術實踐裡主客與供需關係的分化,更達發酵擴散,也讓彼此尋回連結真實、想像、自然的能力。

「南方以南」 展期結束後,14件作品現地保留,但擁抱變化,如邱承宏在大武海灘打造的《陽台》,某天突然被發現僅存木造殘片,「一開始就預想了可能『自然』發生的結果,被大海捲走、被拆去燒柴,不管如何都是自然的一部份。」計畫目的不在立下紀念碑,作品留存也非關鍵,發展出的關係、討論、交流,讓人們處在觸碰藝術的瞬間,才是意義所在。而影響不只於在地和參與者,也在策展團隊和藝術家的思維和實踐,「它變成一個課題,你會無時想要去討論反思、實踐在生活當中。」林怡華說,藝術與地方的交會,常將在地生根做為目標,然而「生根」有時也許被過度放大,在地真正需要的仍是理解與尊重,「理解未必等於認同,但唯有透過理解,才有可能談到尊重,後續的開展才能夠發生。」那才是所謂藝術與生活的狀態,也才是「南方以南」真正的精神所在。

(採訪撰文/許祐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