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018牛俊強個展》

牛俊強

入圍理由

《2018牛俊強個展》的魔力,巧妙地在兩股相互拉扯的力量上演著:當單頻道投映影像成為欺眼法的技藝,展覽原本宣告的佈局遂成為不存在的作品。何謂可見,抑或,在場之作,緊扣著藝術家的宗教信仰及其盲視焦慮。作為一部構思得滴水不漏的短片,影像與聲音鉅細靡遺地連結了從展場到展外、現實與想像,乃至觸摸與靈現的世界。轉角的現場佈置卻讓期待的觀眾撲了個空:這一幅可見的動態圖像真的存在嗎?它是否僅出現在想像、記憶及意識中?在盲視與見證之間,《2018牛俊強個展》精彩地辯證著宗教與藝術、教堂與白盒子,臨在與幻化的多變關係。
(主筆/孫松榮)

展演日期:2018.12.08-2019.01.20 
地點:TKG+ Projects

關於作品

藝術家訪談

相關評論與報導

作品簡介

展覽延續2014、2015年個展展名,回歸時間軸線,聚焦與反映創作者的生命狀態。展覽中藝術家延續 2015 年對「盲」的詮釋,討論藝術中的無形共感和信仰中抽象經驗的交集。展覽圍繞「可見、不可見」的軸線,現場播放之錄像作品《2018 牛俊強個展》,藝術家在影像中以口述方式,引領視障者(許家峰)於空無一物展場,告知一系列回應「神是什麼?」、「神的外貌?」、「祂臨在的感受」等問題之作品的位置、形貌、概念和製作過程。實際展場中則不見片中作品,展場不是展示作品之處,而是承載幽靈的「作品」自身。展場成為影像的結局,虛體空間(影像內的空間)與實體空間被巧妙的串接起來。牛俊強藉此錄像敘事,感受作品的存在。錄像之外藝術家另以《預感 II》、《神像》兩件作品及展場空間的安排,串連起觀者於展覽整體虛實空間的經驗,以及視覺作為一種存在形式的辯證。

藝術家簡介

牛俊強,畢業於實踐大學室內空間設計學系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。目前工作創作於台北,任職實踐與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。作品類型包括錄像、實驗影像、攝影與複合媒材裝置,擅長闡述「存在的本質」,探索存在於生活中不可見的交會、人與人間微妙牽連,以及個人至群體的生命意識,以不同形式的創作做細膩而宏觀的提問。曾於國內外美術館與影展發表作品。影像作品《即使她們從未相見》獲頒第 35 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。

製作團隊

「2018牛俊強個展」
參展藝術家│牛俊強
策展人│馮馨
展務統籌│仲崇毓
視覺設計│林子心
主辦單位│TKG+ Projects

《2018牛俊強個展》錄像作品
導演│牛俊強
製片│丁肇輝
執行製片│蔡孟言
攝影指導│羅偉恩
攝影師│陳冠宇
攝影助理│古曜華、沈子耕、張益華
燈光師│簡強
燈光助理│風宗廷、楊哲奇
錄音師│張宇融
收音員│林恩宇
演員│牛俊強、許家峰、李鴻傑、李森光、黃品瑜、馮馨、林宜蓉、仲崇毓、魏榮達
翻譯│蕭辰宇、Conor Studio
技術協力│王敬希、孔嘉琳、呂君敏
剪接師│潘客印
調光師│邱程勇、林虹君
聲音後期│聲境有限公司
攝影器材│九晴天攝影器材出租
燈光器材│東罄文化事業有限公司
調光│捌零後媒體製作股份有限公司

《預感II》
共同創作│于沛廷

藝術家對談

藝術家 牛俊強(左) ,策展人 馮馨(右)

多數文化當中,藝術都與信仰密不可分;而藝術仰賴視覺,宗教則常由圖像作為傳遞媒介。然而,若沒有視覺,「觀看」是否就無法存在?藝術中的無形共感,與人在信仰當中的神性感受,又是否有相通之處?在2018年的個展當中,牛俊強探向視覺與神性的交會,也對存在的形式做出辯證。

從面對恐懼質疑出發

牛俊強的作品向來與自身生命經驗相關,從2011年開始至今的作品或展覽,圍繞存在與消逝,也將展覽及作品化為特定時間裡的儀式經驗構築,以視覺與時間感知的路徑創造詩意。2014、2015年不另起命名、回歸時間軸線的「牛俊強個展」,紀念著藝術家歷經生命事件、自身探索,與對藝術創作的懷疑。之後三年間,牛俊強在失去視力的恐懼當中思索「視覺」的意義,也往更深處探索,包括自身信仰——基督教家庭長大的他在此中掙扎,「我有一種直覺,必須要去理解其他信仰,以及除了宗教之外,人是如何跟內在做連結?我開始看一些書包括佛教書,產生一個提問:為什麼我們需要信仰?除屏除恐懼,信仰還可以是什麼?」他帶著焦慮前往巴黎駐村,在期間常到訪教堂,包括柯比意於邊境小鎮打造的廊香教堂。在那裡牛俊強重新感受,教堂裡的平靜或非全然來自神像,而是五感相加的氛圍感知。「我想這會不會跟做藝術的感覺一樣?我們大量仰賴視覺,但是感覺這事情,有時在當代藝術裡卻變得稀薄。」於是他想到以創作討論「神是什麼?」,以在巴黎購入的一張明信片圖像出發,開始發展作品。

《2018牛俊強個展》計畫確定之初,牛俊強一邊發展作品,也在焦慮中不斷自我對話。最初企劃將展場塞滿,自我證明心理背後隱約有抗拒猶疑。當年5月,他來到TKG+展場再次勘查,正逢前檔展覽撤展,二樓空間原封於活動展牆後的落地窗露現,牛俊強看著那片窗戶,在展場待了一個下午,幾天後,他決定推翻原定規劃,在筆記本寫下:「我想做一個沒有看見的展覽,但一切都在展示當中,只是作品被撤掉了,觀眾只能看到留下的牆面,或什麼都沒有。」2014年個展消逝或存在的主題、2015對「盲」的思索一齊回歸,2018年個展裡,牛俊強更討論光、神,與存在,策展人馮馨進一步將視覺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拉出,漸漸發展成展覽最後樣貌。

虛實之間的存在辯證

《2018牛俊強個展》分為兩個部分。第一部分,藝術家以東西宗教中對神的型貌、信仰形式,創作作品,包括《The Hand of Our God》、《褪色的神像》及《無題》系列,討論「神是什麼?」、「神的外貌?」,與「祂臨在的感受」。第二部分在展覽現場,展場不見實際作品,但播放錄像《2018牛俊強個展》,由牛俊強以口述影像的方式,引領視障者許家峰,在空無一物的展場,告知三組作品的位置、形貌、概念和製作過程,中間穿插和三位盲友的前述問題訪談。影像成為展覽敘事,也製造預期與經驗的落差,觀眾藉影像感受作品樣貌,實際展場只以微弱燈光暗示它們原有位置。觀眾前後穿越兩個封頂走道,循著展場動線,最終來到大面落地窗前,也在此時看見從2014年一直延續的《預感》。最末,觀眾或閱讀策展人以親切語氣書寫信件,或想起一樓入口櫥窗掛置的褪色《神像》。

展覽呈現在討論過程不斷變動,錄像的敘事角色比重也逐漸增加。牛俊強說,影像形同召喚,而「光」尤其是自然光,卻更是影像的結局。刻意調暗的走道與最終的落地窗,呼應他在法國歷經長途旅程、一路穿越樹林抵達廊香教堂,推開厚重鐵門,看見神壇隱約光線的經驗。「光有分自然光跟人工光,真正的自然光,才是比較無形、接近我想講的神性存在。⋯⋯廊香教堂是那趟駐村裡最重要經驗,把整件事,包含我自己的掙扎與對神性的追求,變成一個完整的身體經驗,做這個展覽的時候,自然就把這個身體經驗轉化出來。」展出作品位置曾不斷挪動,裝置《預感 II》的展出與否也歷經討論。以黃銅製作的《預感 II》,懸吊於空間,天秤一端是鏡子,另一端是燃燒中的蠟燭,重量隨燃燒的時間遞減,天秤趨於平衡,但當鏡子終能映照出燭火,蠟燭已然燒盡。馮馨認為此件作品的出現,向觀眾再次提醒視覺以外,空間中的細節,也讓觀者投射自身情感與想像,而《神像》由展場內移至一樓,提供觀眾預期,也可能在展覽結束後,成為回頭思索的提示。最終,展覽裡虛實空間被巧妙串接,藝術中的無形共感和信仰中的抽象經驗,在視覺作為存在形式的辯證中詩意連結。

經驗催化後的路途開展

馮馨多年來一路觀察牛俊強作品,也感受藝術家的心理轉折歷程,她持續感受牛俊強作品在無形間進入人心的感動,也在此次展覽陪伴他以整體思考,營造觀眾感知層次。而曾經焦慮猶疑的牛俊強,也從展覽中尋得自身路徑,決定透過影像、實體空間與時間,持續探索特定時空下儀式營造的迷人所在。《2018 牛俊強個展》像是藝術家的階段小結,「從20歲到現在思考的所有事情,包括自己的信仰、跟自己相處、跟自己內外在的關係,還有更重要的是,如何看待自己是不是藝術家⋯⋯這些事情,我都好像找到了一張椅子可以坐下來。」牛俊強以作品回應生命經歷,也在經歷催化中,穿越迂迴之路的迷霧,通過長長通道迎接光,將自身安放。

(採訪撰文/許祐綸)